撫臺街洋樓是開始接觸歷史建築後的入門款,因為它不作為官廳或官邸使用,所以設計上相對簡單,不確定是不是真的對這樣帶歐風的建築感興趣前,來逛逛可以確立意向,它分為前後二棟,因為原始功能為小型企業,裡面的空間或許當初有部分做為住家使用,現在文化局委外經營,免費參觀。
騎樓,很氣派的亭仔腳
入口處
一樓前棟展示間
我不是在拍空調,是拍衍架
前棟後方外牆,木板鋪設方式有防雨水滲漏功能,前棟通往二樓是禁止的,因為既有的木造樓梯年久失修。
前棟側面,可以看出一樓為唭哩岸石,二樓本來覺得很奇怪,因為裡面看是木造,但出來看外面又不是,後來看官網介紹才知道是木構外覆洗石子。
前棟至後棟的木棧道空間,上方無加蓋,所以下雨時會淋到雨,可能也因為如此,所以看的到排水設施。
後棟
後棟展示空間
禁止通行的前棟二樓,窗戶外擺設漂流木座椅
前棟後方二樓外觀
後棟二樓的空間,天花板挑高,讓室內相當涼爽(因為有空調)
二樓的採光和通風口,這個很高哦,要使用工具才能打開。
二樓的天花板
二樓後棟頂樓,這裡做成空中花園,採生態工法,收成有在樓下販售,前方這一排是稻米,特別的是我發現前棟的屋頂是菱形片,但不知是不是銅片,因為曼薩爾式屋頂會採用銅片,然後讓它隨時間而變色,會從深咖啡色轉成綠色,位在北美館旁的故事館屋頂就是採用這樣的設計。
這裡就是逛逛看看,紀念品感覺普通,我想這裡的經營費用大概是來自租借場地吧,二樓有教室可供教學上課,其實這裡蠻有Fu可以停留的,如果有個小型咖啡館賣些三明治的就很可以了,或許是維護管理考量吧,想繼續歷史建築之旅可以至中山堂,想逛街吃美食可以去西門町,都步行可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