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公園還沒規劃前是沒有名字的,都是以都市計畫的編號來取名,例如公3(3號公園)或兒6(6號兒童遊戲場),前面再加上區名,就像未出道前的圳前仁愛公園,前身就叫神岡區公5公園,這是個有地形高差有水道的公園,而且面積不小,來的時候是平日,照樣沒什麼人,但聽說假日時會被大小朋友擠好擠滿。
廠商說了關於它的故事,它的設計者是東海景觀畢業的陳宏宇學長,目前任職於山水技術服務有限公司設計經理,這裡插個題外話,跟這個學長認識公商合作蠻久,我都沒發現他是個這麼厲害的人...好,轉回正題,這個公園的水是從哪裡來的呢?大家第一個想到的應該都是自來水吧,但是龐大的水量加上每日蒸發速度,這水費算下來非常可觀,自來水不可能免費提供,又不能向民眾伸手要錢,於是規劃設計之初就打向旁邊灌溉水渠的主意,水利局的長官出來會勘時指著我們承辦單位大小聲:你們這是在吸農民的血...後來費了一番功夫才協調成功,感謝當初努力成就這公園的同仁與廠商,大家今日才能有這麼棒的親水公園可以玩。
我只拍業務所需而到之處,但已經將公園最精采的部分留影,唯一漏拍的是遠遠看到像直昇機停機坪的設施,有去玩過的人應該知道我在說什麼,這座公園也是潭雅神綠園道串連的景點之一,所以週休時別去逛街逛百貨公司,帶狗帶小孩帶老人家,來綠園道騎自行車玩公園,一家子運動聊天吃小吃,花小錢賺健康外,還能創造屬於自己家的在地回憶。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