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來介紹公共藝術,自從高雄美麗島捷運站的光之穹頂被不斷打卡後,我才開始注意到這門為都市帶來觀光人潮和增加美學氣息的藝術,人的潛意識有著很神奇的特性,當不自覺對什麼事物有興趣時,潛意識裡似乎開始長出觸角,像雷達般,身上的感官對這事物就變的敏感,於是新的喜好就這麼形成。

四季 (1).jpg

文章標籤

yich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工處 (1).JPG

這樣的水景像不像一幅油畫?是屋頂的淺層積水加上微風吹拂下顯現的效果。

文章標籤

yich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出門在外,容易被小而美的造景吸引,是自然而然被培養出來的景觀直覺,就像股市操作員會對股市的金錢流動特別感興趣是一樣的,所以拍下覺得特別的,放上來跟大家分享。

IMG_3723.JPG

文章標籤

yich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對景觀有興趣,不管走到哪就會自然而然的看到,似乎被叫喚,是一種有如愛情般的吸引力,不經意瞄到的直覺,它們有無形的能量,告訴妳有好看好玩的在這裡。

IMG_2928_結果.JPG

文章標籤

yich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喜歡騎腳踏車,遠離那些趕時間搶頭香的車輛,速度取決於沿街的景致,一路上可以東張西望找尋有趣的事物,隨時都能路邊停車去街拍去逛市集。

IMG_3315.JPG

文章標籤

yich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植生牆是垂直綠化的一種,也是綠色建築的一部分,不但能柔和建築外觀,也能降低外牆溫度,滅少室內能源消耗。植物和人們一樣,也喜歡氣候溫和陽光充足的地方,因此在台中也生長的特別良好,能衍生出多種變化,與結構體互相襯托,打造出一門3D的綠色藝術。

IMG_0525_結果.JPG

文章標籤

yich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家都有欣賞好東西的能力,從看到第一銀行總行展出國寶陶藝大師陳坤和的鷓鴣斑陶藝開始就讓我寧願丟下喜歡的工作也非請休假去觀賞不可, 報導上陳坤和表示,即使原料、溫度控制得宜,鷓鴣斑的成功率也只有1%到2%,是需要傾注心力投入大量時間和堅毅精神下的工藝結晶,在我親眼見到成品後便感受到大師所言不虛,「鷓鴣斑」上的結晶斑呈現不規則形,在晶斑內部有魚鱗狀條紋或細絲狀條紋且釉在盞的口沿部位有明顯脫口,下部呈垂釉現象,可仔細觀察。

  它的源起來自宋朝時代的建盞,也就是茶具的窰燒陶藝,最大的特色就是在烏黑的底釉上有著金屬光澤的斑點,呈現藍與黑的變化,有如夜空中的星光,我想,這樣一只瑰麗的茶具,會適合什麼顏色的茶湯呢。

文章標籤

yich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公會針對喬木開設的證照課程共有三門,危木鑑定、修剪和種植,需要先上課,然後筆試,再到現場喬木實測。危木鑑定的課程已經通過並且取得證照,因此覺得挑戰三門證照應該難不倒我,誰知事情果然不如憨人所想的這樣,修剪和種植的實作測試是真的找一株喬木獨立完成,我當時腦海裡想的,是工班們拿起電鋸修剪喬木的畫面,開始覺得事情好像玩太大,但是都已經報名來上課(雖然不是花我的錢),就試試吧,與負責上課的李碧峰老師有過業務接觸,本來想要不要去認親,但又想憑實力過關,所以還是作罷,第二門的修剪認證筆試果然很好過,有唸就有分,再來輪到戶外的二次實測考試,公會特地挑選多樹的公園來讓我們分組測驗,針對不同樹種判定十二不良枝與病蟲害,這個也難不倒我,但最後的喬木修剪就真的是硬著頭皮上場,我從沒拿過所謂的鋸子,也從未架過三角梯,要修剪的喬木種植在公園外側人行道植栽槽裡,所以架梯時會有硬舖面與土壤的差別,馬上就考倒我,梯子根本架不穩,本人又懼高,只好先爬上去用手扶著喬木,心裡還請這株倒楣的喬木多多保佑皮皮剉的我。

       然後就這麼左手扶著喬木,右手開始拿鋸子修剪枝條,鋸掉第一條還好,第二條也還OK,第三條就知道人為什麼要運動訓練肌肉,第四條我的手已經在抖動,第五條根本鋸不動,手臂無論如何不聽使喚,好似賭氣的出不了任何力氣,看著別人游刃有餘,只好安慰自己的工作並不需要實際上場修剪,只是想挑戰自己的能力,後來在等老師評分時,和同學們聊天才發現,班上的幾個女生應該幾乎過不了,會過的一定是平常需要實際修剪的工班媽媽們,男生們雖然有力氣卻不見得修剪正確,尤其是要選對枝條下手和保持漂亮切口,我覺得我知道要如何修剪,去掉哪些枝條才能讓喬木更美更有型,可惜沒有力氣,所以一個月後成績出來時,當然沒有過關啦。

yich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親戚在美國定居好多年,一直沒有機會去探望,這次為了去上關於氣功的課程,特地請長假前往,自己一個人第一次出國,第一次自己訂機票(暑假機票好貴啊),第一次坐那麼久的直航飛機,從桃園到舊金山,坐到快翻臉,不舒服到極點,下機後還因為跑廁所,錯過跟同班機的人一起過海關,自己拿著護照皮皮剉的依照機場人員指示排在長長隊伍中(如果會使用機器掃瞄護照的人可以自動通關,但我申請的旅行電子簽證好像不行),脫外套脫鞋過X光機,排隊等面試時還特地在腦袋裡複習等等可能會用到的英文,包括按指紋,那裡來的要去那裡,什麼目的之類的,沒想到輪到我去跟官員面試時,那位像夏威夷人的官員居然只對著我說:左手五指...右手五指,全程中文,二手按完指紋機就把我送走了,下一關是拿行李,我因為錯過同班機的人,在電子看板看了好久都沒出現我搭的班機名稱,問了服務人員也不知道,只好自己在轉盤東等西看,後來無意間才發現行李箱乖乖的站在轉盤間的走道上等我,所以買個跟大家不那麼相像的行李箱還是有好處的,一眼就能認出來,原來班機時間過了之後,沒人認領的行李箱就會從轉盤上被拿出來放走道,清空後的轉盤留給下一班機的人使用,不會被留在上面一直跟著轉。以下是以親戚家附近,自己出門溜躂的所見所聞~(雖然有去OUTLET和百貨公司朝聖,但忙著逛街沒空拍照)

出去玩,經常會職業病大爆發,喜歡去看人家的景觀和建築,這對我而言是很享受的時刻,看到值得欣賞或值得學習的就把它拍回家,可以回顧並從中獲得啓發,不論是在工作應用或設計層次。

yich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朱銘大師的雕塑放哪裡都能吸睛,在新北工作時,經常出入府中站,那時在圓環前方的「牛耕年豐」就一直令我不斷佇足觀看,尤其是大牛和小牛,真是生動啊:我心想,直到後來有一次特地過馬路去近拍時才發現原來是朱銘的作品。

府中站圓環 (1)_結果.JPG

文章標籤

yich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